2019-12-28 15:56:02 阅读:199
导读:楚雄州武定县2012年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东坡乡达窝项目区管池工程招,生物学中有哪些好玩的知识?,一只虎皮鹦鹉在我家窗户上,我该怎么办?.楚雄州武定县2012年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东坡乡达窝项目区管池工程招楚雄州武定县2012年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东坡乡达窝项目区管池工程招标公告(代资格预审公告)2012-10-27招标编号:开标时间:...
1.电鳗
一种可以自己发电的鱼
最高电压可以达到886伏
电流2安
长度一般可长到2.5-2.8米,每30厘米100伏特。(由“我要做一条电鳗”修正)
脑袋是负极
尾巴是正极
尾巴两侧的肌肉,是由有规则地排列着的6000~10000枚肌肉薄片组成,薄片之间有结缔组织相隔,并有许多神经直通中枢神经系统。每枚肌肉薄片像一个小电池,只能产生150毫伏的电压,但近万个“小电池”串联起来,就可以产生很高的电压。
电鳗每秒钟能放电50次,但连续放电后,电流逐渐减弱,10~15秒钟后完全消失,休息一会后又能重新恢复放电能力。在水中3~6米范围内,常有人触及电鳗放出的电而被击昏,甚至因此跌入水中而被淹死。
眼睛退化主要靠电场感知周围
2.肺鱼
离开水可以活3-5年的鱼
旱季水干后将自己在土里蜷成球状,身体涂满粘液防止自己失水,然后进入休眠状态,代谢降到平时2%,等到雨季来临又醒过来。
是鱼和两栖动物之间的产物
人类正研究它用于星际旅行中的休眠应用
3.渡鸦
非常聪明的鸟(鸦科是鸟类中智力水平最高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其实经科学家研究,冠头鹦鹉也非常聪明)
新喀鸦,渡鸦,松鸦智商都很高,这跟他群居,社会复杂性有关。
可以制作带勾的棍子来勾虫子,也可以取出带机关的食物,至于扔石子抬升水位喝水对他来说太简单了。
体型也很大翼展可达一米体长半米多
最大的雀形目鸟
处理问题能力与模仿学习能力超强
和乌鸦是近缘同属鸦属
所以说《乌鸦喝水》很有可能是作者看到的
4.小丑鱼
雌雄同体的鱼
只能雄变雌不能雌变雄
一群小丑鱼由一条雌鱼和几条雄鱼组成
如果这个雌性死了,就有一个雄鱼变成雌性来统治这个鱼群
所以《海底总动员》里两条雄小丑鱼不合理,应该是妈妈和儿子,或者是爸爸和女儿。
5.企鹅
帝企鹅是最大的企鹅也是唯一在南极过冬繁殖的企鹅
企鹅妈妈生完蛋就去觅食了,企鹅爸爸用喙把蛋放在脚背上,用腹部盖住,站在冰天雪地里孵化企鹅宝宝,企鹅宝宝孵化出来后妈妈也差不多回来了。吐出食物喂宝宝,这时饿的瘦一圈的爸爸才去找食物。
企鹅是这个星球进化最完美的水生鸟类。
企鹅为了方便管理宝宝会由一只或多只企鹅照顾一群企鹅宝宝
6.寄生
寄生有共生寄生例如黄豆和固氮细菌,但我要说的是另一种寄生,这种寄生会控制寄主的意识、行动,最终杀死寄主。寄主被寄生后期如同僵尸,如铁线虫和蚂蚱,虫草菌与蚂蚁,甚至狂犬病毒和狗也属于这种。正常蚂蚱是不喜欢水的,但被寄生铁线虫的蚂蚱会往水里跳,然后铁线虫如炸尸般从蚂蚱体内钻出,然后在水里交配产卵,等到蚂蚱之类的昆虫喝水时再完成下一轮的寄生。感染弓形虫的老鼠会去攻击猫。有一种叫昆虫虹色的病毒能使感染的蟋蟀失去生殖能力,而且在死亡前只想啪啪啪,更多的交配。感染狂犬病毒的狗变的狂躁十分具有攻击性,而且比正常狗多分泌唾液(带有病毒)。巜行尸走肉》之类的丧尸片就来源于此。
7.华美极乐鸟
网上可以找到雄鸟向雌鸟求偶时跳舞时的视频,它把巢做好后在里面放入花朵、亮闪闪的珠子之类的,然后给雌鸟跳舞。
由于极乐鸟的羽毛可以吸收99.95%的光线,以至于他的脖子和脑袋都淹没在张开的翅膀中,形成了这张怪异的“脸”论跳舞我只服华美极乐鸟!希望大家可以找到视频,觉得它跳的好记的回来点个赞。有时间了我会继续更。
8.
这货叫蜜獾(huan),外号平头哥,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家伙,杂食性极强,从昆虫、水果,到毒蛇,兔子,无所不吃。把眼镜蛇当辣条一样吃,对蛇毒有天然抵抗。尤其喜欢吃蜜蜂的幼虫和蛹,皮厚毛糙,不怕蜂蜇,不怕蛇咬,敢于和虎狼斗争。而且它有一个好伙伴:
就是这种叫响蜜鴷的鸟,他基本知道方圆250公里以内的蜂巢,但它自己又打不开蜂巢。这就使它和蜜獾形成了共生关系,看见蜜獾就叫着带蜜獾去捣蜂巢,蜜獾凭借自己的利爪和牙打开蜂巢,响蜜鴷就会分享到蜂巢。
9.长颈鹿
长颈鹿是我最喜欢的动物之一,它是已知动物中最高大的,身高可达6-8米。虽然它的脖子长达2.4米,但和人一样都是7块颈椎。
由于它身高那么高,就需要“高血压”。它的血压是常人的三倍多,为了吃到金合欢的嫩叶,他的舌头有40厘米长,舔到耳朵是没有问题了,可以轻巧的绕过金合欢的刺,把嫩叶卷进嘴里。
虽然我不自带wifi,但大家都喜欢围着我,因为我高啊,天然的预警机。
我喝水的时候是这样的,血压高啊!
我打架的时候是这样的,只动脖子..
我也是很萌的。
谢谢
10、犀鸟
它的食物比较杂,青蛙、蛇、昆虫、水果、坚果都吃。
可谓是灵活的大嘴,咬到水果抛到空中再接住吞下去。
由于雄鸟雌鸟共同抚养孩子,且是终身一夫一妻制,雌雄都很漂亮。(很多动物只管交配不管生养,就要靠体格、外貌、技巧等吸引勾搭异性)据说它们特别忠诚对方,一方死了,一方就会孤独终身,也有可能“殉情”。它们一般都很长寿,可活到50岁。可谓是鸟类中的寿星。
雌鸟交配完找个高的树洞,用“泥巴”把洞封的只留一个雄鸟喂养的小口。据说这种“泥巴”由雌鸟的唾液和树枝、泥、等构成,相当坚固。可以抵挡蛇与猴子来偷蛋。
雌鸟把自己封起来后,直到宝宝长大羽翼长全了才会出来。(很好奇它和宝宝拉粑粑怎么办)期间全靠雄鸟喂养。雌鸟会在出洞时换上一身新的羽毛。
11.切叶蚁
在这个星球上存在一种可与人类社会复杂性比肩,比人类更古老,种植历史更悠久的生物,它便是切叶蚁。
切叶蚁组成的复杂社会性仅次于人类。在几年时间里,切叶蚁地底巢穴的中心部分能扩大到30米(98英尺)的直径,算上其他小通道分支,巢穴能达到80米(260英尺)的直径,占地面积能达到30到600平方米拥有超过80亿以上数量,一般的巢室数量能达到8000个以上,在底下7米深。利用天然材料,通常巢穴设计具有良好的通风保湿保温性能。
这种生物族群由蚁后、和工蚁组成。工蚁又分大型蚁、中型蚁、小型蚁、迷你蚁。
迷你蚁主要负责照顾卵、照顾养护菌床。
小型蚁主要负责收集食物、抵御敌人。
中型蚁主要负责切叶、运输树叶。
大型蚁主要负责保卫巢穴、战争、清理路障等。
他们的日常是,中型蚁用强大的额切割叶片,然后把叶子搬回巢穴。小型蚁来回跑动,担任警戒任务。并有大型蚁沿途巡逻。有些小型蚂蚁会跑到正在搬运的叶片上"搭顺风车",为了防止非常小的寄生蝇攻击正在劳动的中型蚁。同时检查树叶防止切割的树叶霉变。
小型蚁把叶子切成小块,然后再切磨成浆状,并把粪便浇在上面,其他工蚁在另一间洞穴里把肥沃的液浆粘贴在一层干燥的叶子上,还有的工蚁从老洞穴里把真菌一点点移过来,种植在叶浆上。真菌在上面像雾一样扩散,一大群迷你蚁管理着真菌园圃。
对于切叶蚁,真菌对它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它们的救命草,因此,它们十分注意呵护、培育真菌。切叶蚁用昆虫的尸体或植物残渣之类的有机物质培育真菌。它们把真菌悬挂在洞穴的顶上,并用毛虫的粪便来"施肥"。
为了保护它们种植的真菌,切叶蚁巧妙利用了生长在它们皮肤上的链酶菌(Streptomyces)所产生的抗生素,这些抗生素能高效地杀死入侵者。一旦真菌种植地被蚂蚁遗弃,那里很快就会长出许多杂菌。为了防止菌丝过度繁殖,迷你蚁也不时的将有些菌丝除去。有时迷你蚁的数量不够,菌丝泛滥难以阻止,消耗大量的氧气,这会使幼虫窒息而死,造成整个群体的毁灭。因此,一旦将要发生这种菌丝"疯"长的迹象,工蚁只好携蚁后和幼蚁等弃家而逃。
切叶蚁有一种很特殊的规矩来管理菌圃和丢弃废物。废物管理是群落长盛不衰的关键因素,菌圃的废物里会有一种霉菌Escovopsis,他们对蚂蚁的食物资源会有威胁,甚至会威胁到蚂蚁本身。因此做担任废物的转移和废物的堆积工作的都是年老的工蚁和一些没用的切叶蚁,以保证年轻健康的切叶蚁不被废物的寄生虫影响。Attine属中的Attacolombica切叶蚁甚至会把垃圾堆到巢外。废物转移的工蚁会负责把没用的培养基,废弃的菌圃,丢到垃圾堆里,一旦这些工蚁负责丢弃垃圾,它们余下的时间就要负责把垃圾分类和整理,以便更好的降解,直到它们死亡。因此Attacolombica的垃圾堆旁边常常会有工蚁死亡。除此之外,在工蚁在用新鲜叶子培养菌圃的过程中还利用身上的假诺卡氏菌(Pseudonocardia)进行分泌抗生素来防止Escovopsis污染菌圃。
大部分昆虫都有外骨骼,他们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身体。可以举起比自己种几十倍的物体快速奔跑。当然神奇的切叶蚁也可以。
12 袋鼠
雌袋鼠腹前有一个育儿袋,由一根上耻骨(或叫袋骨)支撑着,用以哺育幼体。只有雌袋鼠才有育儿袋。袋鼠的怀孕期很短,如大袋鼠怀孕期仅33天,最长也不过40天。为什么袋鼠的怀孕期会这么短呢?原来,袋鼠的受孕方式非常奇特。通常,前一胎袋鼠出生刚刚两天,雌袋鼠又发情、交配,怀上第二胎。
这第二胎在母体中暂时停留在休眠状态,待上一胎袋鼠离开母体或死亡后,它才开始继续发育,经30多天后产出。袋鼠还可以一次交配多次受精。这些受精卵往往要等到适合幼袋鼠成长的条件成熟后才会发育成胚胎。雌袋鼠没有胎盘,怀孕期很短,约一个月小袋鼠即可出生。刚出生的小袋鼠有3厘米大,它会自己爬进育儿袋,吮吸乳汁,8个月后离开袋子,不过偶尔还会吃奶。
因此,一只雌袋鼠可能同时有三只幼袋鼠:一只在子宫里,一只在育儿袋里,还有一只已经离开了育儿袋。如此周而复始,成年雌袋鼠的子宫里终年怀崽,这在动物界中非常罕见。
母袋鼠由于长着两个子宫,右边子宫里的小仔刚刚出生,左边子宫里又怀了小仔的胚胎。袋鼠长大,完全离开育儿袋以后,这个胚胎才开始发育。等到40天左右,再用相同的方式降生下来。这样左右子宫轮流怀孕,如果外界条件适宜的话,袋鼠妈妈会一直繁殖。
袋鼠每年生殖一至二次,小袋鼠在受精30~40天左右即出生,非常微小,无视力,少毛,生下后立即存放在母袋鼠的保育袋内。直到6~7个月才开始短时间地离开保育袋学习生活。一年后才能正式断奶,离开保育袋,但仍活动在母袋鼠附近,随时获取帮助和保护。
小袋鼠长到四个月的时候,全身的毛长齐了,背部黑灰色,腹部浅灰色,显得挺漂亮。五个月的时候,有时候,小袋鼠探出头来,母袋鼠就会把它的头按下去。小袋鼠越来越调皮,头被按下去,它又会把腿伸出来,有时还把小尾巴拖在袋口外边。有时候,这么大的小袋鼠也会在育儿袋里拉屎撒尿,母袋鼠就得经常“打扫”育儿袋的卫生:它用前肢把袋口撑开,用舌头仔仔细细地把袋里袋外舔个干净。小袋鼠在育儿袋里长到七个月以后,开始跳出袋外来活动。可一受惊吓,它会很快钻回到育儿袋里去。这时候的育儿袋也变得像橡皮袋似的,很有弹性,能拉开能合拢,小袋鼠出出进进很方便。
最后,小袋鼠长到育儿袋里再也容纳不下了,它只好搬到袋外来住。可它还得靠吃母袋鼠的奶过日子,就把头钻到育儿袋里去吃奶。